跳转到主要内容

香山双清别墅古树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双清别墅

树号:见图

树龄:一级古树为310年、二级古树为110年

双清别墅原是清代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松坞山庄”旧址,乾隆御题的香山二十八景之一(下图为乾隆御笔)。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松坞山庄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洗劫焚毁而废弃。民国六年(1917年),中华民国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先生在香山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并在松坞山庄旧址上修建了一座别墅,称为“双清别墅”。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双清别墅,自然也少不了古树。据统计,双清别墅内,有古树25株,连同周边的11株古树也计算在内,则共计36株。

明日家园小区(沙窝三义庙)古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明日家园小区内

树号:110108B01361、110108B01362

树龄:250年、150年

明日家园(沙窝三义庙)古柏,2株,侧柏,位于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明日家园小区内,栽植于清代,分别有250、150年树龄。古柏所在地原为沙窝三义庙,古柏位于原坐西朝东的大殿前两侧,南北排列。现三义庙仅存三间大殿,已进行了移建,而古柏则原地保留至今。两株柏树所在地现为明日家园社区健身广场,两株历尽沧桑的古树不仅是三义庙的历史记忆,也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绿色与阴凉。

范公柏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北白岩幼儿园

树号:110128A00062

树龄:500年

“范公柏”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的白岩村,是一株一级侧柏古树,树龄500多年,树高12米,胸径127厘米,树冠如同对称的椭圆心形。它曾种在寺庙——“宝泉寺”中,如今在原址之上也重新修建了一所幼儿园。只有树下尚存的石鼓门墩表明这里曾是一座庙宇。
相传在康熙年间,这株柏树曾经枯萎过,于是寺内主持决定将其以80两黄金的价格卖掉,用来修缮大殿。正巧被路过的太子太保范承勋看到,在得知当地老百姓都奉它为“神树”后,放弃了买下它作为母亲寿木的想法,并把买树的钱捐给寺院。没成想,经此事后柏树竟又有了生机,并且逐年茂盛,为感激恩公范承勋的善举,就称这棵柏树叫“范公柏”。十多年后范公再次路过宝泉寺,见树叶繁茂,为其作《古柏颂》一首,当地群众便将其刻在汉白玉石碑上立在古树一旁,铭记这段故事。

【最美十大树王】九搂十八杈

地址:新城子镇松曹路新城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面

树号:110128A00155

树龄:3500年

九搂十八杈,是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原关帝庙遗址上尚存的一株枝干粗壮、根系庞大的古侧柏树。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经测量,树龄已达3500 年,为一级古树,是北京树龄最大的古树,被称作北京侧柏之王,也在2023 年入选全国“双百”古树。
说起它名称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到古侧柏的挺阔身姿,它高约11 米,胸围有780 厘米,主干粗壮,至少要9 个成年人合抱才能围起来,而侧枝则是从距地面约两米处开始萌发,并向四面八方自由舒展,共分出18 个粗壮的侧枝,平均冠幅达到14.5 米,因此得名“九搂十八杈”。未见其树,仅闻其名仿佛就能看到一株历经几千年雪雨风霜,巨伞如盖十分壮观,至今依然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古树矗立眼前。

上方山柏树王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吕祖阁内

树号:110111A01055

树龄:1600年

位于房山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吕祖阁内,树高为24 米,干围达6 米,冠荫如盖,其枝叶能荫庇大半个院观(图3-14)。有句俗话“先有柏树王,后有吕祖阁”。据推测,吕祖阁是元代修建,而这株1600 余年的柏树应为晋代所植。也就是说,在建阁之前,树就已经存在。
相传,在很久以前,山下有两个村民,趁着夜幕想要偷偷上山砍伐柏树卖钱,刚锯了几下就引来猛烈的山风,如山间兽吼,吓得他们手上的斧锯都掉落地上。当他们清醒过来准备撤退时往地上一摸,便觉一片黏糊,仔细一看,锯口处红艳艳一片。两人吓的急忙跪在地上祷告求饶。第二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树上起了一个大疙瘩,人们猜测这是柏树因为砍树的二人祷告虔诚,没有迁怒他们,但又无处释放怒火,便长了一个大“瘤子”。如今,这株古柏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更像是一位观内保佑四方的“老神仙”。

柏柿如意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毗卢阁前西侧

树号:110109B00745

树龄:810年

“柏柿如意”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毗卢阁前,是两株树相伴而生,一株为柿树、一株为柏树。前者属于柿树科,落叶乔木,后者属于柏科,常绿乔木。两棵不同属种的树木还能相伴共生,互不排斥,甚至做到正常开花结果,也是一件奇事。其中侧柏为一级古树,树龄为810 年,柏树直立朝柿树方向略倾斜而生,就有了两树依偎的姿态,寓意百事如意,事事如意。

国家植物园石上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西北部樱桃沟内水源头西南侧

树号:110131A13538

树龄:400年

石上柏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中,曹雪芹纪念馆北的樱桃沟尽头处石刻“水源头”的一处崖壁旁。这株古柏生长在一块似悬崖的带有巨大裂缝的石头之中,因松柏相近,又叫“石上松”,树龄约400 年,为一级古树。树高10 米多,胸径为35 厘米,树根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其上又密生小根。
据传,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西山脚下居住时,为了写作《红楼梦》,多次来到樱桃沟寻古探幽。当他看到石上柏时,受此启发,构思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除去这份写书故事,石上柏本身立于悬崖之上的生命力之顽强也足以令人敬佩。
明代漕运总督毛锐曾寻游至此,赋诗:“僧于险处庵,依石依松立。出地水迟疑,相观坐环曲。” 清进士孙承泽隐居樱桃沟时曾著《春明梦余录》,上写道“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石相夹处,盘旋横绕,倒挂于外,大可数百围。色赤如丹砂,夫人不能拊虬龙而谤视之,使得谛视,当如此桧矣。是又岩中之奇者也”。

太庙神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太庙)南琉璃门左下

树号:110101A00968

树龄:400年

神柏,位于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后河西侧,栽植于明永乐年间,已有约600年的历史。据测量,侧柏树高15.7米,树干径围3.72米,枝杈虽少,树冠却茂密,遮蔽范围很大。古柏苍翠遒劲,孤植在道路边,相传为明成祖朱棣亲手所种,是劳动人民文化馆中一处独特的文化遗迹。
劳动人民文化宫前身为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相传太庙建设之初,就开始在院内遍植柏树,但因原址土质贫瘠,三次栽种均未成活。一工匠提议将太庙内沙土与宫城外东北角沃土互换,并恳请皇帝亲手栽植第一株柏树,如此这般,果然成活,而后栽植的其它柏树也都顺利成活。人们认为是皇帝福荫所致,便称此柏为“神柏”。后来历代皇帝均对“神柏”崇敬有加,太庙祭祖经过此树时必下轿或下马。宫城东北角也因此事得名“沙滩”。

日坛九龙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日坛拜台圆壝墙祭日壁画后

树号:110105A00121

树龄:1100年

日坛九龙柏,侧柏,位于朝阳区日坛拜台圆壝墙祭日壁画后,已有1100年历史。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又名朝日坛,是北京著名的五座坛庙之一。日坛公园共有古树44株,大多分布在日坛拜台圆壝墙周围,其中九龙柏是最为古老和壮观的一株。九龙柏植于五代期间,历史远超日坛,应是建坛之初保留下来的。九龙柏高12.3米,胸围532厘米,平均冠幅16米,其主干分成九个大枝,枝干遒曲,如九条巨龙腾空飞舞,保护着古老的祭坛。九龙柏是千年北京城市变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