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41号
树号:110108B01257、110108B01258、110108B01261、110108B01260、110108B01259、 110108B02133、110108B02134、110108B02135
树龄:200、200、210、210、200、230、200、170
广通寺,京城外八刹之一,创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原名法王寺,明朝改称广通寺,清朝多次重修,清末后倾废,现不存。基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部,即交大东路与高梁桥斜街交叉口西北角,广通苑居民小区院内及附近。现存石碑两通与古树8株。其中包括4株古柏与4株古槐,树龄200年左右,均为二级古树。
法王寺初建时,为三藏法师默克沙实哩宏法道场。明嘉清三十八年(1559年),太监黄锦重建,加高台基,寺门前环以矮墙,在广通苑小区北部尚有百米遗存,四角有高楼,可以登高眺望。寺中有碑,为嘉靖年间大学士徐阶撰文。
《日下旧闻考》中记载碑文曰:广通寺实法王寺之别院也,至元间,圆明普教三藏法师默克沙实哩沙克节依於斯,为诵经之所,住持贵吉祥建石以纪其事,至我朝馀二百年,渐就颓坏,太监黄锦重建之。经始於嘉靖已未八月,迄工於庚申三月。嘉靖三十九年立石。




黄锦,河南洛阳人,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入宫,官至司礼监掌事兼东厂总督。明朝宦官多有出资修寺之风,除了广通寺外,黄锦还曾大规模整修洛阳白马寺。明史《海瑞列传》记载:明世宗朱厚熜迷恋炼丹,不理朝政。一天,海瑞上书进谏,世宗大怒,命人将海瑞抓来,欲治罪杀头,在场大臣无人敢上前劝言。这时,黄锦在一旁对世宗说:“海瑞谏言之前,自知难逃一死,便买来一副棺材放于家中,等待朝廷治罪。”正是黄锦的一番话,救了海瑞一命。清康熙年间,僧人捐资修无量寿佛殿三楹。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十八日,御书广通寺额。雍正十一年(1733年),拨库银在殿前立雍正御制广通寺碑文。相传京戏《法门寺》的故事即发生于该寺。明清时这里是春游胜地。


在树下,有广通寺遗存石碑两通,龟趺和石构件,康熙手书“敕建广通寺”寺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