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27号

树号:110102B01312、110102B01313

树龄:110年

白纸坊小学是一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学校,坐落在始建于唐代的崇效寺旧址之上。崇效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元顺帝改名为“崇效寺”。又因寺中曾有枣树千余棵,故亦称“枣花寺”。

明清两代均有过重修,建筑壮观宏伟。现存藏经阁,又名藏经楼,为嘉靖三十年掌丁字库太监李朗所建,原在崇效寺中央,万历年间改建时将其移建寺院的后部,1990年藏经阁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当时的财政局工人为争取正当权益,克服重重阻力在崇效寺建立了“财政部印刷局员工子弟小学”,这就是白纸坊小学的前身。解放初,崇效寺成为印刷局员工子弟小学,后改为人民印刷厂职工子弟小学。上世纪60年代初,分为白纸坊一小和白纸坊二小的学习用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两校合一,命名为白纸坊小学。

走进白纸坊小学,红墙绿树的雅静中,古楸蔽日的操场上,敕赐的匾额,古老的藏经阁,精美的碑文,挺拔的古楸树,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两株高大挺拔的百年古楸树为崇效寺之遗存,都是国家二级古树。

每到暮春时节,古楸盛开万千朵淡紫色花朵,花开似锦,淡雅清馨,灿如云霞,宛若幽兰,为校园增添一份古朴典雅之气。白纸坊小学校庆日恰逢楸树花季,美丽的校园长楸吐艳,群贤毕至。因此学校特意将校庆日命名为“楸树节”,就连校刊都起名为《楸韵》。

灰白相间的教学楼与红色的藏经阁交相呼应,尽显古朴之风;镌刻在大理石上的《劝学》,潜移默化地警示师生的言行;各具特色的楼层展示墙,把一段段难忘的历史定格其中,诉说着白纸坊小学的变化与发展。

按行政区划分古树

所在位置

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