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黄寺大街11号
树号(树龄):110105A00200(360)、110105A00222(300)、110105B00012(110)、110105B00195(210)、110105B00196(130)、110105A00197(300)、110105B00198(160)、110105B00199(240)、110105B00201(210)、110105B00202(200)、110105B00203(210)、110105B00204(190)、110105B00205(210)、110105B00206(200)、110105B00207(240)、110105B00208(250)、110105B00209(210)、110105B00210(110)、110105B00211(290)、110105B00212(210)、110105B00213(210)、110105B00214(210)、110105B00215(210)、110105B00216(110)、110105B00217(160)、110105B00218(110)、110105B00219(210)、110105B00220(110)、110105B00221(270)、110105B00223(110)、110105B00224(130)、110105B00225(115)、110105B00226(130)、110105B00227(115)、110105B00228(240)、110105B00229(160)、110105B00230(210)、110105B00231(140)、110105B00232(210)、110105B00233(150)、110105B00234(210)、110105B00235(115)、110105B00236(180)、110105B00237(230)、110105B00238(130)、110105B00537(130)
西黄寺建于1652年,是清代理藩院直辖的重要皇家寺院,也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北京的驻锡地,在藏传佛教界具有重要影响。数百年来,成为清中央政府联系西藏地方的重要纽带,见证了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黄寺整体建筑集藏、汉、印建筑艺术于一体,被称为藏传佛教皇家寺院的建筑艺术之瑰宝,可与雍和宫相媲美。过去这里只有喇嘛进出,游客只能在外部参观,所以更增加了西黄寺的神秘感彩。

1987年9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在西黄寺创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自此,每年都有来自西藏、内蒙古等地的活佛高僧在这里接受高等佛教教育,西黄寺成为培养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高素质僧才的最高学府和展示藏传佛教爱国主义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
2018年5月26日西黄寺以博物馆样貌迎来首批社会公众,为不影响佛学院高僧学习,每周仅周末两天对外开放。疫情期间,西黄寺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因为没有游客,寂静的西黄寺更显历史岁月的沧桑,红墙、黄瓦、白塔、苍松翠柏静静地矗立,庄严而肃穆,站在院落中央,强大的气场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除去建筑,古树是西黄寺的另一大特色。走进院内,顿觉古树参天,花木繁盛,气势恢宏的古树群耸立出的郁葱绿冠与金瓦红墙相映成趣,把西黄寺点缀得古香古色。

与建筑中轴对称布局形式一样,西黄寺的植物景观多采用列植、对植的方式,在增强建筑空间序列感的同时,也营造出了肃穆庄严的氛围。据悉,院内在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登记造册的古树有46株,其中一级古树3株,包含桧柏2株、侧柏1株,二级古树43株,包含侧柏22株、桧柏20株、国槐1株。其中编号为110105A00200一级古桧柏树干直通天际,树干基部粗壮墩实,站在树下,顿觉人之渺小。这些古树守望历史,既亲历了西黄寺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高级佛学院的历史发展。

树木承载历史。西黄寺作为皇家寺院,象征江山永固、高风亮节的松柏类植物广泛种植,占全院树木总数的54.4%。这些松柏树挺拔而壮观,是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爱国爱教、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现存的三株一级古树,均为清顺治年间所植,虽历经风雨,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