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国家图书馆古银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图书馆老馆主楼西侧

树号:110108A02072、110108A02073

树龄:360年、370年

国家图书馆银杏,位于国家图书馆老馆主楼西侧,据传栽植于元代,已有约300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银杏所在地为始建于至元七年(1270年)的大护国仁王寺旧址。古寺于明朝初年被毁,山门前的两株古银杏却留存至今。1973年,国图在规划建设时,此二株银杏得已保留。2004年,地铁4号线建设导致古树根系受损且无法正常排水,经园林部门抢救性复壮后两株古树焕发新生,如今仍健康生长、枝繁叶茂,成为国家图书馆秋季特色打卡景观。

北安河凤尾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生态环境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

树号:110108A00880

树龄:490年

北安河凤尾松,油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阳台山路6号生态环境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栽植于明代,已有490年历史。和其它油松相比,这株油松外观特色鲜明,其枝杈向上挺拔延展,树冠圆润饱满,形似凤尾,因此得名“凤尾松”,也称“凤凰松”。

慧聪书院及第树(黄庄双关帝庙古桧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丹棱街4号慧聪书院(原黄庄双关帝庙)二进院

树号:110108B01036

树龄:230年

慧聪书院及第树,桧柏,位于海淀区慧聪书院(原黄庄双关帝庙)二进院内,栽植于清代,已有约200年历史。此地原为双关帝庙遗址,2006年改为慧聪书院。据传,自清康熙以来,众多进京赶考的举人考前均会来此祭拜关帝,进香许愿,盼望高中。考试后那些高中者会回到这里进香还愿。久而久之,双关帝庙寄托了众多考生的美好期望,庙内古柏树也被誉为“及第树”。

湖北大厦与中国气象局(和硕郑亲王家族祖坟)古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东侧的湖北大厦与中国气象局院内

树号:110108A01254、110108B01255、110108B01256

树龄:310、200、200

和硕郑亲王家族祖坟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南部白石桥北,葬有第一代郑亲王济尔哈朗、第二代简亲王济度、第三代简亲王德塞等。墓地建筑今无存,唯遗古树数株,分布于今中关村南大街东侧的湖北大厦与中国气象局院内。湖北大厦院内,有古柏一株,古白皮松两株。

和硕郑亲王,清朝世袭亲王。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郑亲王。其子济度改为简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乾隆时改回郑亲王,一共传了十代八位郑亲王、九位简亲王。

第一代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母为福晋乌拉纳拉氏。

协和医院东单院区(豫王府)古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协和医院东单院区院内西南角

树号:110101A00749

树龄:310年

北京协和医院(原豫王府)古槐,国槐,位于北京协和医院东单院区院内西南角,栽植于清代,已有310年历史。协和医院原为清豫王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胞弟多铎的府邸。清灭亡后,这里被卖给了给过洛克菲勒基金会。基金会在这里建立了北京协和医院,于1921年开放。如今,协和医院东单院区内仅余南门、门外一对石狮及花园内一株古槐为豫王府时遗物。古槐高15米,主干非常粗壮,胸围达540厘米,平均冠幅20米。古槐分支点较低,几根主干大枝呈伞状向外伸展,像一把擎天聚伞为庭院提供一片阴凉。如今,古槐与南门、门外石狮共同向世人展示着豫王府的历史风貌,同时也为协和医院的病人及医护人员提供了美丽的风景和浓浓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