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国家植物园卧佛寺海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卧佛寺内天王殿旁

树号:110131A13396

树龄:330年

植物园海柏,侧柏,位于植物园卧佛寺内天王殿旁,栽植于清代,已有300余年历史。卧佛寺内天王殿旁有棵古侧柏树,人称“海柏”。据考,励宗万在《京城古迹考》中称它为“苍松”,游业称它“海松”,可见这棵树在明清已小有名气。为与古书记载相接,后人将其改名为海柏。

延庆寺古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路22号

树号:110108B01909(国槐)、110108B01910(桧柏)、110108B01911(国槐)、110108B01912(银杏)、110108B01913(国槐)

树龄:260、150、260、230、260

延庆寺现位于万寿寺东200米处,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属私庙,本庙面积二十二亩零八分,房屋六十一间,附属茔地二十六亩,田地三十五亩,土房五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住持管理,除佛殿外,分禅舍及租户居住,庙内法物有释迦佛一尊,阿难迦叶二尊,罗汉十八尊,均泥像,大铜磬一口,铁五供两堂,三经一部,石碑三座。

香山公园碧云寺孙中山手扶九龙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上

树号:110131A12773

树龄:310年

孙中山手扶柏,又称九龙柏,侧柏,位于香山公园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顶部基座后侧,栽植于清代,已有约300年历史。因树干从基部分为九个大枝向上伸展,好似九条巨龙在空中飞舞而得名“九龙柏”,又因与孙中山先生的两次渊源而被命名为“孙中山手扶柏”。1912年,孙中山先生第二次来北京,在孔祥熙的陪同下来到香山碧云寺参观。在金刚宝座塔的平台上发现了这株九龙柏,古树古朴遒劲,但由于僧人对古树疏于管护,树上缠绕绳索,还压着石块,已濒于枯萎。孙中山非常痛心,为古树解开绳索,清理石块,让古树重新焕发了生机。后来人们将孙中山先生这个爱树护树的义举刻碑以作纪念。13年后的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不幸去世,到1929年南京中山陵修建完成前,他的灵柩一直暂厝在碧云寺九龙柏下的金刚宝座塔内。1929年孔祥熙重返碧云寺,九龙柏已重现生机,青翠茂盛。孔祥熙亲自撰写"总理亲手扶植塔顶侧柏记"以示纪念。如今,“孙中山手扶柏”仍枝叶繁茂,它与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也成为动人的一段佳话,为碧云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香山公园碧云寺三代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碧云寺

树号:110131A12744

树龄:310年

“三代树”,银杏,位于香山碧云寺南配院四宜堂内,栽植于清代,已有300余年历史。据文献记载,这株古树“生于枯根间,初为槐,历数百年而枯,在根中复生一柏,又历数百年而枯,更生一银杏,今己参天矣”。即这株古树最初为槐树,数百年后枯死,在槐树根中又长出一株柏树,数百年后,柏树枯死,树根位置又长出一株银杏,此株银杏如今也已有三百年历史了。一株树,生而枯,枯而又生,循环往复,一树三代,书写了近千年的传奇,蔚为奇观。现在古树树根周围依然可看见枯死的柏树树桩。
 

大觉寺古玉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觉寺四宜堂内

树号:110108A03730

树龄:300年

大觉寺古玉兰,位于大觉寺四宜堂(又名“南玉兰院”)内,栽植于清代,已有约300年的历史。它高达15米,干周长达1.5米,是北京的“古玉兰之最”。这株古玉兰春季开花,为白色重瓣,花大如拳,清香袭人,“古寺兰香”指的即为此株古玉兰,是大觉寺八景之一。
相传这株玉兰为当时的住持伽陵高僧所植,也有传说是他圆寂后,其弟子们根据他的遗愿,从南方移植。当时共栽植有两株玉兰树,东、西两侧各栽植一株,后来东侧那株死掉了,只剩下如今这株。大觉寺古玉兰是北京树龄最长的玉兰树。古玉兰每年清明前后绽放,持续到谷雨,大觉寺玉兰是北京春季胜景之一。

大觉寺鼠李寄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觉寺四宜堂内

树号:110108A03666(新树牌未悬挂)

树龄:410年

大觉寺鼠李寄柏,桧柏与小叶鼠李共生,位于大觉寺四宜堂院内,古玉兰西侧,栽植于明代,已有约410年左右的历史。鼠李寄柏为寺内八绝景之一。古桧柏高约15米,主干约1米高处又分成两个粗细相仿、几乎对称的主干大枝,一株小叶鼠李就寄生于两主干分叉处,“鼠李寄柏”因此而得名。小叶鼠李是一种落叶灌木,树高一般1.5—2米。鼠李寄柏应是鸟类衔种子不慎掉落导致的。“柏树”苍劲挺拔,直插云天,“鼠李”小巧多姿,花果美丽,两树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不可多得的常绿树与落叶树共生的古树奇观。古桧柏四季长青,小叶鼠李4-5月开花,6-9月结果,10月-次年3月落叶,鲜明的四季变化孕育在这株古树之中,可以说是生命的奇观。

大觉寺雌雄合抱古银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觉寺银杏院内

树号:110108A03727

树龄:500年

大觉寺雌雄合抱银杏,位于大觉寺银杏院内(院落因树而命名),栽植于明代,已有约500年历史。雌雄合抱为一雌一雄两株古银杏树,由于树干紧紧合抱在一起,难解难分,不仔细看很像一株树,因此而得名雌雄银杏,也被称为龙凤树。到了秋天,古树会呈现罕见的半树果实半树叶的奇特景观。

大觉寺银杏树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右侧

树号:110108A03729(新树牌暂未悬挂)

树龄:910年

大觉寺银杏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大觉寺无量寿佛殿东侧,植于辽代,是一株有约900余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古银杏树高16米,胸径达270厘米,胸围约850厘米。古树历经千年仍枝干挺拔,生机盎然,是大觉寺八绝景之一。
古树为雄树,独木成林,浓荫覆盖了大半个庭院。乾隆皇帝曾为此树赋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金山寺古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坞公园东园中部偏西

树号:110108B02294、110108B02295

树龄:200年

金山寺古槐,2株,国槐,位于北坞公园金山寺内,栽植于清代,已有约200年历史。金山寺原名普陀禅寺,始建于明天顺五年,现占地700余平方米,共有房屋20余间。寺庙坐北朝南,有三进院落,现为“玉泉民俗传统文化馆”。金山寺曾历经磨难,建筑有不同程度损毁,但两株古槐经过百年沧桑,仍枝繁叶茂,苍翠欲滴,为寺庙增添了浓浓的绿荫和勃勃的生机。

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古银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长河北岸

树号:110108A01236、110108A01237

树龄:600年

五塔寺银杏,为东西两株,均为雌树,对植于北京乌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刚宝座塔南侧,为明永乐年间建寺时栽植,已有约600余年历史。银杏在佛教、道教中被认为“圣树”,往往一雄一雌对植于重要建筑庭院中。五塔寺银杏是寺庙中重要建筑南侧对植银杏形制的典型案例。只是两株银杏均为雌树。古银杏树与寺、塔同龄。五塔寺中宝塔为中国古塔中较有特色的类型——金刚宝座塔,即基座上覆五座小石塔,其中中间塔最大,四角塔较小。这种塔数量稀少,中国现存仅有十余座,很珍贵。五塔寺中的这座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也较早的实物之一。每到深秋时节,满树金黄的两株银杏树掩映着沧桑的明代古塔,形成一幅金碧辉煌、意蕴幽远的自然画卷,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明文化与北京的古都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