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香山公园听法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香山寺门前

树号:110131A08552、110131A08553

树龄:310年

听法松,油松,位于香山公园香山寺天王殿前,植于清代,是一对有着约300年历史的古油松。两株古树南北对立,高度均约12米,姿态苍劲,似在阶前听高僧说法,名听法松,是清代静宜园著名的“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皇帝《御制听法松诗》记载了“听法松”名字的由来。“山多桧柏,惟香山寺殿前有松数株,虬枝秀挺。山门内一松尤奇古,百
尺乔耸,侧立回向。自殿中视之,如偏袒阶下,生公石不得专美矣。点头曾有石,听法讵无松。籁响疑酬偈,枝拏学扰龙。佛张苍翠盖,僧倚水云筇。比似灵岩寺,何劳摩顶重?”读懂这首诗,还要从“生公石”、“点头石”的典故说起。据记载,东晋虎丘山上的高僧——道生,认为石亦有“佛性”,便收石为徒,为石讲经,讲得群石“点头”。乾隆皇帝认为古松亦可听法,与“生公石”凑成一对儿。乾隆皇帝引经据典,因“点头石”命名“听法松”,以情入景,为“香山寺”“听法松”两个香山公园重要的景点赋予了幽远的意境之美。

国家植物园正白旗关帝庙古国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澄明湖之北,王锡彤墓园之东

树号:110131A13130、110131B13133、110131A13128

树龄:320年、110年、340年

植物园关帝庙古槐,3株,国槐,位于北京国家植物园北园内正白旗关帝庙旁,其中两株栽植于清代,已有300余年历史,1株有约100年历史。北京植物园原为守卫行宫的满族健锐营正白旗兵营地界。清人崇武,于是修建关帝庙用于祭祀与祈福。这座关帝庙虽形制小巧,只一间,却因庙内壁画及庙周围的3株古国槐树而备受关注。庙周边的三株古国槐,相传有两株系与建庙同时期栽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3株国槐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古朴苍劲,是植物园最具景观价值的古树。

国家植物园王锡彤墓古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王锡彤墓北墙外土坡上

树号:110131A13123、110131A13126、110131A13129

树龄:330年

王锡彤墓古槐,国槐,3株东西排列于国家植物园王锡彤墓园北侧土坡上,栽植于清代,已有约330年历史。王锡彤(1865-1938),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人称“洋灰(水泥)大王”。王锡彤与袁世凯有同乡之谊,袁世凯为王锡彤家祠题写的楹联下联为:“家余徳荫兆三槐”。《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其含义为,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因而槐树被当时的人们视作辅佐朝政、治理国家的哲理象征。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三株古槐正位于王锡彤墓围墙北侧,东西方向一字排开,三株古槐树干均异常粗壮。位于王锡彤墓侧的三株古槐具有较强的纪念意义。

国家植物园正白旗健锐营碉楼遗址古国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西侧

树号:110131A13124、110131A13132

树龄:300年、330年

正白旗健锐营碉楼遗址古国槐,两株,位于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西侧藏式碉楼附近,栽植于清代,已有约300年的历史。康熙年间,清政府持续在西山地区修建并扩建皇家园林,开始了皇帝居园理政的执政模式。同时,为解决守卫问题,在这里设置了圆明园八旗、健锐营八旗、外火器营八旗,史称拱卫京师的三大兵营。健锐营位于香山脚下,负责保卫香山静宜园,兼管西北郊治安,战时则是一支随时可供调用的机动部队。健锐营依托香山,按八旗方位将营房分布在方圆八十余里的山地和临山平原上。乾隆年间,健锐营各旗均在营房周边建造演练攻城用的碉楼,一时间,香山脚下碉楼林立。《日下旧闻考》记载:“各营碉楼,共计六十有七。”如今,这些碉楼仅余6座半,其中一座正白旗碉楼就完整的位于曹雪芹纪念馆西侧。而碉楼旁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古槐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健锐营正白旗碉楼及其周边的古槐树已成为清代军事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古楸树

地址: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大都建典“雕塑东西两侧

树号:110108B02138、110108B02137

树龄:130、120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决定在原中都城东北重建新城,1267年开始建造,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建成,是为元大都,周长28.6公里   。明洪武元年(1368)攻克元大都后,随即将北城墙向南收缩约五里,原元大都城墙成为高达十余米的城墙遗迹,俗称“土城”。也就是现在横跨朝阳、海淀两区的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大望京公园古槐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湖街道大望京公园古槐广场

树号:110105A00099

树龄:410年

大望京公园古槐,国槐,位于大望京公园古槐广场,栽植于明代,已有410年历史。现在的望京地区由大望京村拆迁改造而来。拆迁改造虽然工程巨大,但过程中对很多古树进行了精心保护,原位于大望京村口的明代古槐就完整的保留在大望京公园内。现在围绕古槐建设了古槐广场,不仅加强了古树保护力度,更留住了人们心中那一抹乡愁。据传,古树曾经树干开裂,枝叶稀少,1998年又被雷电击中,人们都认为古树很难存活。然而古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第二年春天竟然又重新发出新枝,甚至比之前更加茂盛。村民都为古槐的坚韧惊叹不已,更加爱护它,大望京古槐也成为村民的精神支柱。古槐高13米,胸围348厘米,平均冠幅13.5米。虽然主干已大部分空腐,但在园林工作者的精心修复和养护下依然枝繁叶茂,茁壮生长,为大望京公园增添一处带有大望京村回忆的景观。

菩提园古七叶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大街菩提园内

树号:110105A00035

树龄:310年

这株七叶树位于通惠河南岸约百米的菩提园中,树龄310 年,树高约10 米,粗壮的枝杈只有三枝,撑起硕大的树冠。到五月夏初之际,树上开出朵朵小花,远远望去,如同白塔一般,与周边仿古建筑和白玉栏杆相呼应,静谧而又漂亮,象征着平安与和平之意,是园区一处标志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