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静心斋迎客楸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静心斋南门外
树号:110131B05626
树龄:110年
北海静心斋迎客楸,位于北海公园静心斋南门外,已有110年的历史。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占地面积约4700平方米,是皇太子读书的小园林。静心斋园林体现了北方造园的最高水平,是皇家庭院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静心斋迎客楸伫立在静心斋南门入口处,古树主干微微向南侧倾斜,好像在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因此被称为“迎客楸”。古楸下有一组太湖石置石,其中最高大的一块刚好支撑住向南倾斜的树干,形成了古树、置石、古建筑完美融合的和谐景观。每到4月,有着紫气东来寓意的古楸树缀满繁花,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默默欢迎人们来静心斋体验这座古朴精致的皇家庭园,遥想那段伴随着读书声的皇家生活。
北海公园小叶朴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东侧园墙土山上
树号:110131B05486
树龄:110年
北海公园小叶朴,学名黑弹树,位于北海公园东侧园墙下土山上,已有110年历史。小叶朴,大麻科朴属落叶植物,树形美观,树冠宽大,枝叶茂盛、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绿化常用树种之一。北京市仅有小叶朴古树8株,北海公园的这株小叶朴非常珍贵。古树高10.5米,胸围315厘米,平均冠幅9.5米。目前这株古树已出现木质部腐朽、空心等问题。园林工作者精心为古树设计了门字形金属支撑,让古树重新焕发生机,健康生长。
北海九龙槐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大圆镜智宝殿(未开放)真谛门前九龙壁西侧
树号:110131A05205
树龄:314年
北海九龙槐,国槐,位于北海公园大圆镜智宝殿(未开放)真谛门前九龙壁西侧,栽植于清代,已有314年的历史。北海公园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全国唯一的双面九龙壁。在九龙壁的西侧有一株古槐,树龄300余年。仔细观察,这株古槐刚好有九条主干大枝,彷佛九条巨龙,蜿蜒着身躯,伸出龙爪,擎起郁郁葱葱的华美树冠。古树与九龙壁中九条神采飞扬的彩色飞龙琉璃雕刻相互映照,妙趣横生又意境幽远。
北海护塔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白塔方城的东北角
树号:110131B05348
树龄:110年
北海护塔松,白皮松,位于北海公园白塔方城外东北角,已有110年树龄。白塔建于清顺治年间,是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它位于北海公园的制高点琼华岛山顶,是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与景山公园万春亭、故宫博物院形成对景。护塔松是距离白塔最近的古树。它树干洁白,基部丛生,彷佛数条白龙飞舞,白灰两色的斑驳树皮与塔身洁白、基座灰色的古塔相映成趣,形成妙趣横生的“白龙护塔”景观(白皮松被看作神龙、白龙)。
北海承光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团城承光殿西侧
树号:110131A05176
树龄:810年
北海承光柏,侧柏,位于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西侧,栽植于金代,已有约810年的历史。团城上共有古树40株,其中有栽植于金代的古树多株。承光柏是团城上规格最大的古柏树,树高17.5米,胸围525厘米,平均冠幅14米,在团城上众多古柏树中如鹤立鸡群,十分突出。古柏苍劲挺拔,遒劲多姿,像一位高大威猛的将军守护着承光殿。
【最美十大树王】北海公园唐槐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画舫斋古柯庭
树号:110131A05201(未悬挂树牌)
树龄:1200年
北京国槐之王又名唐槐,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画舫斋内,豆科槐属落叶乔木,树龄1200年。胸围约600厘米、树高13米、冠幅9米,因种植于唐代而得名。它深受乾隆皇帝喜爱,在树侧修筑屋宇,点缀太湖石,并以古槐为由取名 “古柯庭”,还写有《御制古槐诗》,诗中云:“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树干中空,树皮嶙峋、生长肆意、形貌奇特,一旁为堆砌假山,一旁为红顶屋宇,仿佛一个江南盆景设置在皇家园林中。
北海公园遮阴侯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东侧
树号:110131A05185
树龄:850年
“遮荫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团城崇光殿东侧,植于金代,是一株有着约850岁高龄的古油松。古树树高7米,胸围323cm,平均冠幅9米。古树树干向南倾斜,姿态古拙苍劲,冠如亭亭华盖。
相传,乾隆皇帝经常来北海游玩。有一次乾隆皇帝游北海时来到团城。时值夏季正午,室内闷热难耐,于是皇帝命人在油松树下摆上桌椅,纳凉休息。油松如擎起的一把巨伞为皇帝提供了阴凉。树下清风拂面,暑汗全消,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于是效仿汉武帝封“五大夫松”的典故赐予这位“功臣”“遮荫候”的封号。“遮荫候”和团城上另一株被封的古树“白袍将军”一起成为北海团城上著名的“文臣武将”,书写了皇帝爱树的一段佳话。
北海公园白袍将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团城
树号:110131A05171
树龄:850年
白袍将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东南侧,植于金代,为一级古树,是一株有约800年树龄的古白皮松。古树高约17米,胸径175cm,平均冠幅18米。白皮松高大挺拔、姿态优美,雪白的树干和翠绿的枝叶在蓝天和红墙碧瓦古建筑的映衬下显得威风凛凛。
相传乾隆皇帝来团城游览,为古油松赐名遮荫候,又抬头看到这株英姿潇洒,气宇轩昂的白皮松,不禁想起唐太宗、高宗时“三箭定天山”的白袍将军薛仁贵,便御封其为“白袍将军”,还为它写下七言诗《乘光殿古栝行》一首:“……春朝绿云参青天,秋夕碧月流阴皑。灵和之柳非伦比,沧桑阅尽依然佳。”据传,嘉靖以来,每年皇宫都要给白袍将军发放俸米若干石。相当于皇宫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这株古树的保护。这充分说明,几百年前先人们已经具备了古树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