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山公园斜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中华路4号中山公园西门内

树号:110131A07095

树龄:320年

中山公园斜柏,侧柏,位于中山公园(原社稷坛)西门内,栽植于清代,已有320年的历史。这株斜柏高7米,胸围265厘米,平均冠幅7米。奇特的是古树现仅存南侧主干,该主干严重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接近45度,彷佛一条横卧的巨龙,因而得名斜柏。园林管理部门用硬支撑对古树进行加固,使斜柏保持倾斜生长的稳定姿态,从而形成斜柏的独特景观。

明成祖手植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太庙)北琉璃门西北侧

树号:110101A01308

树龄:600年

明成祖手植柏,侧柏,位于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太庙)北琉璃门西北侧,栽植于明永乐年间,已有约600年的历史。相传此柏树为太庙建设之初明成祖亲手栽植,被称为明成祖手植柏。太庙建设之初,就开始在院内遍植柏树,但因原址土质贫瘠,三次栽种均未成活。一工匠提议将太庙内沙土与宫城外东北角沃土互换,并恳请皇帝亲手栽植第一株柏树,如此这般,果然成活,而后栽植的其他柏树也都顺利成活。人们认为是皇帝福荫所致,便称此柏为“神柏”。后来历代皇帝均对“神柏”崇敬有加,太庙祭祖经过此树时必下轿或下马。宫城东北角也因此事得名“沙滩”。如今,这株柏树主干粗壮、高大挺拔,冠如华盖,为太庙古柏树之冠。

香山公园丽瞩楼古树群

地址:香山公园丽瞩楼

树号:见图

树龄:除110131A09615为310年外,其余古树均为110年

丽瞩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勤政殿之西,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景观之一,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在旧址上修建理化馆。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此处为中共中央专用电话局。

龙泉寺双子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龙泉寺院内

树号:110108A00897、110108A00898

树龄:600年

龙泉寺双子柏,2株,侧柏,位于凤凰岭龙泉寺山门前,栽植于明代,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关于这两株古柏树,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传光绪六年(1880年),这两株古柏树被寺庙住持卖给了某木器厂。木器厂老板来砍伐古树时却发现这两株侧柏居然一夜之间扭曲了丝纹,已经无法锯成板材。老板觉得一定是自己想砍伐古树的行为触犯了神灵,非常懊悔。于是不但放弃了砍伐古树,还出资重建了龙泉寺山门殿,造福一方百姓。从此这两株柏树也被百姓称为神柏。

裕僖郡王墓古柏林

地址:东三环双井桥北路边

树号:110105B00001、110105B00002、110105B00003、110105B00010、110105B00166-171

树龄:B00001、B00002、B00003、B00010为160年  B00166-B00171为140年

爱新觉罗·亮焕,生于乾隆五年(1740年),历任三等侍卫、三等辅国将军、二等侍卫、侍卫领班等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袭裕郡王,嘉庆十三年(1808年)四月薨,谥曰僖。葬广渠门外九龙山之西,即今双井桥东北一带。其墓坐北朝南,有宫门享殿,各三间,享殿后有月台宝顶,大体符合郡王墓的规制。后世子孙累葬于此,渐形成一片广大的家族墓地。清亡后,裕僖郡王家族墓地因动乱而荒废,现仅存古柏数株。附近的东柏街、东柏街北路均因此而得名。

为了保护古树,市政部门在修建三环路的过程中,将古树用围栏保护在了路中间保护起来。在双井这样一个寸土寸金、车水马龙的地方,能够完整的保护这样一排古树,殊为不易。

新兴桥古树主题公园(公主坟古树群)

地址:西三环新兴桥下绿地

树号:见图

树龄:200-230年

复兴门外的公主坟又被称为“双公主坟”,葬着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个女儿及其额驸。双墓座北朝南,东西并排而列。东侧的是皇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三月十二日(1811年4月4日)去世,时年三十一岁。西侧的皇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嘉庆十六年五月初七(1811年6月27日)逝世,年二十八岁。嘉庆皇帝育有九女,有七个女儿未及成年便早亡。只有三女、四女长大成人,自然被视为掌上明珠,但遗憾的是,不足百日内,这两位公主也相继离世。因为修建长安街、三环路以及地铁,这片绿地被分割成了四部分,变成了街心绿地,也就是新兴桥古树主题公园。

天坛柏抱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祈年殿东门外

树号:110131A04098

树龄:590年

天坛柏抱槐,国槐生长于侧柏主干上,又称槐柏合抱。古树位于天坛公园祈年殿东门外,侧柏栽植于明永乐年间,有约600年历史,国槐树龄约100年左右,猜测为鸟类无意中传播种子导致自然萌发形成。这株古树因侧柏与国槐相抱共生得名。侧柏与国槐均为北京市市树,这株柏抱槐十分奇特,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状态使人联想到友情、互助、团结等人类的美好情感,也是北京兄弟市树的典型代表之一。

天坛卧龙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公园祈年殿西侧

树号:110131A02251

树龄:330年

卧龙柏,侧柏,位于天坛公园祈年殿西南侧柏树林区,栽植于清代,已有330年历史。1990年7月7日,由于遭受恶劣天气影响,天坛公园中的这株侧柏整体倾倒。管理人员在是否保留古树的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对古树予以保留并奋力进行抢救。技术工人对古树采取了硬支撑、加固等措施,并对根部土壤进行处理,使古树保持“卧龙”的姿态。这些手段最终使古树得以存活并继续健康生长,因其姿态被亲切地称呼为“卧龙柏”,成为天坛公园内独特的景观。“卧龙柏”保护故事生动反映出我国上世纪末的古树保护理念和技术。

国家植物园卧佛寺海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卧佛寺内天王殿旁

树号:110131A13396

树龄:330年

植物园海柏,侧柏,位于植物园卧佛寺内天王殿旁,栽植于清代,已有300余年历史。卧佛寺内天王殿旁有棵古侧柏树,人称“海柏”。据考,励宗万在《京城古迹考》中称它为“苍松”,游业称它“海松”,可见这棵树在明清已小有名气。为与古书记载相接,后人将其改名为海柏。

国家植物园石上松

地址:国家植物园西北部的樱桃沟

树号:110131A13538

树龄:400年

石上松位于国家植物园西北部的樱桃沟内,又称石上松、古桧,实为居高临下巨大危石上生长着的一棵古柏,此树古已有记载。明代凉州人、漕运总督毛锐曾寻游至此,见山石间傲然挺立着一株松柏,沟内流水潺潺,景致优雅,遂赋诗:“僧于险处庵,依石依松立。出地水迟疑,相观坐环曲。”《春明梦余录》中对石上松有所记述:“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石相夹处,盘旋横绕,倒挂于外,大可数百围。色赤如丹砂,夫人不能拊虬龙而谤视之,使得谛视,当如此桧矣。是又岩中之奇者也。”

据传,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西山脚下居住时,为了写作《红楼梦》(初为《石头记》),经常外出走访,收集创作素材,并多次来到樱桃沟寻古探幽。当他看到沟崖上那株石上柏时,驻足许久,受此启发,忽然有了灵感,构思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木”指林黛玉,“石”指贾宝玉。故《红楼梦》第一回云:“此事说来好笑,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润,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即“神瑛侍者”为贾宝玉,前世为顽石。“绛珠草”为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以“绛珠草”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