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大望京公园古槐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湖街道大望京公园古槐广场

树号:110105A00099

树龄:410年

大望京公园古槐,国槐,位于大望京公园古槐广场,栽植于明代,已有410年历史。现在的望京地区由大望京村拆迁改造而来。拆迁改造虽然工程巨大,但过程中对很多古树进行了精心保护,原位于大望京村口的明代古槐就完整的保留在大望京公园内。现在围绕古槐建设了古槐广场,不仅加强了古树保护力度,更留住了人们心中那一抹乡愁。据传,古树曾经树干开裂,枝叶稀少,1998年又被雷电击中,人们都认为古树很难存活。然而古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第二年春天竟然又重新发出新枝,甚至比之前更加茂盛。村民都为古槐的坚韧惊叹不已,更加爱护它,大望京古槐也成为村民的精神支柱。古槐高13米,胸围348厘米,平均冠幅13.5米。虽然主干已大部分空腐,但在园林工作者的精心修复和养护下依然枝繁叶茂,茁壮生长,为大望京公园增添一处带有大望京村回忆的景观。

武圣路古槐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武圣路中段路东

树号:110105B00044

树龄:230年

武圣路古槐,国槐,位于朝阳区武圣路中段路东,栽植于清代,已有230年的历史。武圣路中段原有一座五圣庙,历经时代变迁,原庙宇已不存,但庙中的一株古槐保留了下来,成为道路一侧的路槐。古槐树形优美,枝叶伸展,冠如华盖,枝叶繁茂,即为繁忙的道路增添了美丽的景观,也作为五圣庙珍贵遗存保留了古庙的历史记忆。

万庭公寓(武基寺遗址)古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武基路75号

树号:110105A00026、110105A00028、110105B00027

树龄:510年、610年、260年

在北京市朝阳区小武基村东南处,原有一圆觉禅寺,建成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出资捐建者为太监金英,俗称武基寺,现不存,唯遗古树三株:古槐两株,银杏一株。

圆觉寺(武基寺)的来历
金英,安南(越南)人,历侍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信佛,自称是“奉佛弟子”,正统元年(1436)二月,他以报答前朝诸帝恩宠为名,用历来所获赏赐的金币以及募捐所得,在仁宗赐给他的武基庄田房舍上建造了一座佛寺。这佛寺颇具规模:中有如来殿,左为观音殿,右地藏殿,前天王殿,后圆觉殿。廊庑绘有五百罗汉像。此外还有钟鼓楼,禅堂,斋堂,僧房,外有山门、金刚具像。正统二年(1437)八月建成后,金英又将赐给的田土、树株布施给寺,作为斋粮。延请明通大师住持,率领僧众朝夕讽诵经文,祝福太宗、仁宗、宣宗永逍遥于极乐,当今皇上万岁圣寿。英宗知道后十分高兴,给寺赐名为圆觉禅寺。

智化寺如来殿前护殿古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

树号:110101A00585

树龄:310年

智化寺是京城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构建筑群。古寺虽几经侵损,但仍旧保存着明代初期的规制,特别是殿内的藻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为研究明代木构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对这座古寺进行修缮,并于1992年,以博物馆的形式,对公众开放游览。

此国槐位于如来殿前,树龄300余年,一级古树。高17米,胸围359厘米,平均冠幅14米。从如来殿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株古槐挺直高耸,后来或因风致树体倾斜。为了保护它,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为其做了支撑固定,并进行了树洞修复、病虫消杀等复壮措施。

原北京市政府西侧古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北端(近东长安街)

树号:110101B02577

树龄:110年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发布了宣战诏书,正式向西方宣战。瓜尔佳·荣禄统领的武卫军、董福祥的甘军以及义和团民众奉命攻打位于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各国组织防御,战事激烈。肃亲王府因邻近日本使馆,被日军征用并在府内布防。无数的子弹和炮弹倾泻而下,王府的正殿、祠堂、大门、花园等等,均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这座有着两百年辉煌历史的府第几被夷为平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扩大东交民巷使馆界,日本扩建使馆时将肃府并入。1909年,在肃亲王府的废墟上,日本著名设计师真水英夫在保留王府花园残留的亭台基础上,建起了一座西方风格的新使馆。

华风宾馆古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华风宾馆西侧(正义路南口)

树号:110101B02564

树龄:110年

华风宾馆前身,是1900年建造的六国饭店,由日美英法德俄六国集资合办。百年间,这个饭店见证了一系列历史事件:袁世凯暗杀张振武、张作霖暗杀邵飘萍以及1949年的国共和谈等。新中国成立后,这座歌舞场也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这里曾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这里曾短暂作为人民代表驻地。1983年,改扩建为华风宾馆。在华风宾馆以西,有一株百年老槐。

翰林院遗址古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路南公安部西墙外

树号:110101B02570-573

树龄:约110年

四株古槐,均位于翰林院遗址西墙外。翰林院,始置于唐,明清时期,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是翰林中人。另外,傅斯年、张爱玲、鲁迅、赵朴初、启功等名人,都是翰林后代。他们受到父辈祖辈的学术熏陶,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宋庆龄故居子抱母槐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宋庆龄故居南楼(见远阁)前湖畔

树号:110102B00193

树龄:110年

宋庆龄故居“子抱母”槐,国槐,位于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故居南楼(见远阁)前湖畔,树龄110年。古槐的萌蘖新枝将老干围合,因此被成为“子抱母”树。

宋庆龄故居凤凰槐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宋庆龄故居大草坪南侧

树号:110102A00029

树龄:500年

凤凰槐,国槐,位于宋庆龄故居大草坪南侧,栽植于明代,已有500余年历史。这株古槐不仅历史悠久,还因其独特的造型深受宋庆龄的喜爱。古槐西侧的树干昻首向天,东侧的树枝匍匐于地,西高东低的巨大树冠使它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于是宋庆龄为其取名"凤凰国槐"。宋庆龄先生时常在居所中眺望古槐,也经常在古槐下读书、看报、休息,对古树有很深的感情。如今凤凰古槐作为大草坪中最美丽的景观,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默默“讲述着”它与宋庆龄的故事。